不法协办款退警惕冒充中消理退分子费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五一”假期临近,警惕4月25日,不法办理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分冒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轻信“特价机票”“内部渠道”等宣传,充中不要听信自称中消协帮忙办理退款、消协退费的退款退费电话、短信和平台传闻。警惕中消协强调,不法办理凡是分冒退款时要求额外支付费用的,都是充中诈骗。
中消协指出,消协“五一”期间不少商家会开展各种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退款退费其中难免鱼龙混杂,警惕消费者要审慎选择、不法办理理性消费,分冒避免落入各种消费陷阱。在购买商品前,消费者应当先评估自身的消费能力,然后货比三家择优选购,面对商家的促销和宣传不要冲动,多关注商品的品质。同时秉持绿色消费的理念,主动选择包装简约、质量过硬的商品,抵制过度包装的商品。对于需要购卡充值的预付消费,消费者务必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退费、违约等事项,避免一次性充值过大金额。另外,不要听信自称中消协帮忙办理退款、退费的电话、短信和平台传闻。中消协已多次发声明强调此系不法分子冒充,而且正规退费流程一般会以原路返还的形式返还本人缴费账号,凡是退款时要求额外支付费用的,都是诈骗。
中消协还指出,“五一”期间人流、车流量大,景点、道路可能出现拥堵的情况,消费者如果选择外出游玩,应提前规划好行程,合理安排出行路线、方式和住宿酒店等,注意景点门票预售、预约信息,密切关注旅游目的地气象、交通、卫健、应急等部门发布的提示信息。选择飞机、高铁出行的消费者要提前购买往返票,并通过正规平台、网站购票,如遇到有打折的车票或机票务必思考折扣是否合理,不要轻信“特价机票”“内部渠道”等宣传,防止上当受骗。选定酒店时要通过正规平台多方比价,并仔细查看酒店的评分和其他消费者的评价,注意酒店周围的交通和环境。选择旅行社前要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查询旅行社的资质和注册信息,确保旅行社资质齐全、经营范围明确,并签订正规旅行合同,仔细审阅合同内容。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外出就餐时要注意“舌尖上”的安全,树立文明健康的饮食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尽量选择经营资质齐全、就餐环境干净卫生、食品量化等级高及实施“名厨亮灶”的餐厅就餐,并关注菜品是否新鲜,不要食用“野味”和未加工处理的“生鲜”食品。购买食品时要选择包装及标签信息完整的食品,并按照说明保存和食用。另外,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食品消费观,把“光盘行动”作为一种时尚,从自身做起,持续做制止餐饮浪费的“先行者”。节日与亲朋好友聚餐,不攀比、不炫耀,按需用餐,剩余饭菜打包带走,拒绝铺张浪费。

(责任编辑:探索)
-
华硕推ProArt PA27UCGE显示器 4K160Hz内置校色仪
华硕推出ProArt PA27UCGE显示器,是专为专业内容创作者设计的4K HDR显示器,自带校色仪设计。华硕宣布,推出ProArt PA27UCGE显示器,这是一款专为专业内容创作者设计的4K H ...[详细]
-
让网络直播营销更规范 专家解读《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尹训银)近年来,“直播带货”的模式发展迅猛,成为商家进行电子商务推广的重要销售渠道之一。但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也存在着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交易数据弄虚作假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近年来,网络直播营销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营销及引流手段。11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其开展的“网络直播侵害消费者权益类型化研究”成果,该研究对网络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石锋 记者刘文新)重庆市忠县居民秦某文以禁用的捕鱼工具,在长江禁渔水域捕获1条1.1千克的鲤鱼,近日被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拘役1个月,缓刑2个月。3月8日14时许,秦某文携带 ...[详细]
-
新华社台北5月13日电记者李建华、杨晓静)台当局行政机构日前对相关网站关于“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组成”的表述进行修改,将“以汉人为最大族群,占总人口96.4%&rd ...[详细]
-
摘要:7月25日,荣获2022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大奖的ThinkBook13x2022正式开启预售,黄昏山紫、月魂银、深穹灰三种配色。凭借其纤薄时尚的外观设计和极致性能的高效表现,再次为职场新青年商务笔 ...[详细]
-
聚焦进博会|创建放心消费环境 上海浦东新区擦亮服务窗口“拥抱进博”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各项筹备工作正式进入冲刺阶段。10月26日,为迎接第三届进博会,落实进博会服务保障要求,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浦东商务委,举办了&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史晔记者薛庆元)2020年双11期间,各大电商平台消费规模再创新高。然而花里胡哨的促销规则、营销广告的轮番轰炸等还是让不少消费者直呼“套路深”。为更好了解双11 ...[详细]
-
“指定管辖格式条款”系列报道|“指定仲裁”“指定管辖”成消费者维权障碍,专家教你破解技巧!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在前期报道中,《中国消费者报》梳理了30多家企业网站、APP“用户协议”中的“指定管辖”格式条款,发现其都规定了发生消费争议时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或仲裁委),且指定的法院仲裁委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10月30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今年第九批食品药品典型违法案例。山东澳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营未经检疫的生猪肉案。临沂市费县市场监管局对山东澳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现场 ...[详细]